1.母豬進入產房:在豬舍中清洗并進行一次消毒,然后在進入產床時再次進行消毒。
2.分娩前檢查母豬的乳房:仔豬有固定乳頭,檢查乳房腫脹和萎縮的習慣,并加以處理。
3.產房溫度:18-22℃為宜,高于24℃的母豬采食量會降低。
4.母豬飼料營養(yǎng):每日飼料攝入量在3kg以上,添加植物油和氨基酸。
5.必要的母豬保健和保?。?/b>產后體質虛弱,容易感染,醫(yī)療是必不可少的。
6.產后喂食量:產后腹部空虛,消化功能尚未恢復正常,營養(yǎng)不要過多,緩慢而逐漸地,最好是在產后7天達到最大采食量。
7.嚴格防止母豬產后感染。
8.初生母豬必須特別注意:體型小,采食量低,體內能量消耗過多,斷奶后容易不發(fā)情,加2%魚粉。
9.仔豬在出生時應該得到照顧:斷開臍帶,擦干,放在保育箱中,吃初乳很重要。仔豬的血糖在28-32℃下可滿足18h,在18-26℃下可滿足12h。
10.仔豬的理想培養(yǎng)箱應為:
(1)保溫性能好,箱內外溫差小。
(2)該空間足夠容納。
(3)方便的溫度調節(jié),可上下調節(jié)燒烤燈,電熱板有高低檔。
(4)操作方便,可以打開或關閉頂盒開口,方便防疫和觀察仔豬。高溫時會散發(fā)熱量。
(5)耐用且便宜。
11.仔豬生活區(qū)的溫度應保持穩(wěn)定:仔豬睡在保溫箱外面??紤]到箱子內的溫度過高,仔豬應均勻地放在培養(yǎng)箱或墊子上,呼吸均勻是理想的溫度。
12.無法使用喂食的形式:7天后,不進食的原因
(1)足夠的奶水。
(2)喂食區(qū)域的溫度過低,進食后立即返回孵化器。
(3)食槽太深、偏遠或偏僻的地方,仔豬很少走過去。
(4)用色彩鮮艷的礦泉水瓶鉆眼。
(5)需要經常更換飼料。
(6)缺乏人工誘導。
13.不要忽視房屋中的濕度 。
14.注意衛(wèi)生:母豬的乳頭,在保育箱中,隨時可以清洗分娩床的糞便,并且每天用消毒水擦拭兩次乳房。
15.確保小豬吃足夠的奶水:性能不佳
(1)長時間拱母豬乳頭。
(2)瘦弱,腹部凹陷。
(3)其他仔豬入睡,它在盒子外面轉。
(4)母乳喂養(yǎng)時來回走動
16.防止兩個仔豬爭搶奶頭。
17.禁止粗心寄養(yǎng)。
18.產前3天要及時護理,及時吃初乳,固定乳頭,每1小時吃奶后放入保育箱。
19.剪斷牙齒和尾巴的標準:出生后立即剪牙,不要太靠近根部,只剪掉一半,注意消毒,避免不必要的感染。
20.注意房屋的空氣質量。
21.注意仔豬的營養(yǎng)補充和鐵補充。
22.斷奶不應過急,應激大,仔豬就地飼養(yǎng)。母豬離開后,將舍內的溫度提高3-5度,以減少驚動仔豬,并提前添加抗應激藥物。
23.實施對弱豬的保護措施,讓弱豬多吃奶并藥物保健。
24.仔豬必須采取緊急措施:分娩后母豬死亡,沒有奶水,并且拒絕哺乳。
25.飼料箱必須清潔衛(wèi)生。
26.不要盲目助產,會引起產道感染。
27.禁止粗暴對待上床母豬。
28.在仔豬吃奶之前,先擠幾滴初乳,因為那里有臟物和細菌。
29.請勿使用機械誘導引產措施,而要注射催產素,反之易弱仔,奶水較少,應嘗試自然分娩,然后在難以分娩時引產。
30.斷奶后晚上在產房打開電燈,以便仔豬吃食,容易管理。
31.接產順序應正確。取出鼻粘液-擦干身體-服用止瀉藥-切開臍帶(將血液擠回腹腔,用碘消毒)-斷尾消毒,放入培養(yǎng)箱。
32.正確剪斷臍帶:剪得太短,出血不止,扎住。
33.不要斷尾靠得太近根部,需保留一半。
34.母豬缺奶水,肥胖者按摩乳房并注射催產素。
35.盡量不要打擾母豬,初生母豬很容易導致拒哺乳和咬仔豬。早熟悉環(huán)境,按摩,重者注射鎮(zhèn)靜劑,據哺乳可以耳朵內灌酒精。
36.母豬斷奶前無需減少飼料,只是在斷奶當天不喂飼。